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88094
 Mark Che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70304觀音山八連峰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70311火炎山踏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70305淡水生態健行
作者: Mark Chen 日期: 2017.03.22  天氣:  心情:
20170305竹圍、紅樹林、淡水金色水岸、漁人碼頭生態健行

【簡介】
以淡水生態、古蹟及景點計畫的一條「淡水生態、古蹟巡禮健行」路線,全程約12公里,將於2017年3-4月份排入「山羊登山隊」的活動行程表。預定0830由捷運竹圍站出發,預計於1500在淡水漁人碼頭後各自解散;此路線由捷運竹圍站2號出口出發→淡水河畔金色水岸→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淡水渡船頭→中正路→福佑宮→清水街→清水祖師廟(清水巖)→紅樓→馬偕街→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真理街→老牌阿給、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午餐休息→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紅毛城→中正路→淡水海關碼頭→和平公園、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砲台→雲門劇場→漁人碼頭。

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IUCN分類Ia(嚴格自然保護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附近淡水河沿岸,面積76.41公頃,建立時間1986年6月27日,主管團體單位為羅東林區管理處,淡水紅樹林位新北市淡水區竹圍,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的出海口處。因地緣的關係,竹圍河段是淡水及鹹水交匯處,於河灘上長了許多的水筆仔,就是俗稱的紅樹林植物,而這些植物伴隨著帶來了許多沼澤生態系,例如: 招潮蟹、彈塗魚及水鳥等。1864年,英國Richard Dixon Oldham在此地採集到水筆仔。

本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竹圍附近之淡水河北岸,距離淡水河口約5公里,隸屬台灣省林務局羅東林區管轄之區外保安林。淡水紅樹林是世界分布最廣的水筆仔純林,在保護區外緣自捷運紅樹林站至捷運淡水站間有建置自行車步道,可清楚地觀查水筆仔的胎生過程。2013年9月6日,淡水河出海口被發現遭排放大量廢水,眾多水筆仔枯死。2013年9月16日,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親自帶隊,查出元兇為「昇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茂達表示:「這又不是什麼大事!」。

捷運紅樹林站二樓設有「紅樹林展示館」,以圖片、多媒體等展示方式介紹水筆仔奧妙有趣的「胎生」過程,以及保護區內鳥、魚、蝦、蟹等構成的生態網路。透過館內大片玻璃窗,可遠望介於淡水、竹圍間這片世界最大的水筆仔林相。出紅樹林站後,沿外竿蓁林的50號巷子進入,即可來到紅樹林沼澤區。有招潮蟹、彈塗魚等活躍其間,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還有鷺鷥類、鷸類等水鳥,可說是豐富而便利的自然生態教室。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
新北市市定古蹟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淡水殼牌倉庫)擁有四座大倉庫、三座小建築物、油槽遺址,約近4千坪的土地面積,見證淡水開港、日本領台、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轟炸台灣等重要歷史時刻,是淡水唯一僅存的洋行倉庫,也是台灣少數僅有的工業遺址古蹟。2000年6月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同年年底台灣殼牌公司將殼牌倉庫地上物捐贈予淡水文化基金會,經歷7年古蹟修復工程,於2011年11月正式以「淡水文化園區」對外開放。

淡水文化園區內設有「淡水殼牌故事館」,常設展出殼牌倉庫的歷史、發展沿革,亦為淡水社區大學辦學場域,並不定期舉辦各項藝文展演活動,推動淡水文創發展與國際文化交流,淡水文化園區期能成為大淡水地區最具有人文精神、在地特色與國際視野的文化生活博物館。

1862年淡水開港通商,砲台埔、鼻仔頭被劃為洋商租借區,英商范嘉士於1894年向鼻仔頭居民紀化三永久租斷土地,設置嘉士洋行,經營茶葉、樟腦外銷,1897年與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合作油品生意,1900年殼牌公司買下倉庫,陸續增建倉庫、油槽,作為儲放油品的倉庫,並興建鐵路側線,透過北淡線鐵路運送油品。1944年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轟炸北台灣,發生「火燒臭油棧」事件,油槽付之一炬,2000年6月指定公告為古蹟。

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淡水殼牌倉庫見證著淡水開港通商、洋商租借、交通運輸、景觀風貌、人文演替……,淡水文化基金會特別將位於淡水河邊的D棟倉庫,規劃成立淡水「殼牌故事館」,將歷年所搜集的文字、圖樣資料及修復採集的文物,整理出幾個主題,介紹19世紀以來,殼牌集團如何發展、如何進駐淡水港、取得殼牌倉庫經營油棧,到火燒臭油棧、產權糾紛、指定古蹟、修復活化…等轉變歷程,並推出各種殼牌倉庫體驗的課程、遊戲,讓來賓樂活期間。

淡水渡船碼頭
是前往漁人碼頭、八里渡船頭、八里左岸或關渡碼頭的搭船處,用船銜接這些鄰近景點不僅可以延伸遊玩範圍,更可從河上一覽陸地風光,是前往淡水遊玩推薦必搭的交通工具。淡水舊稱滬尾是八里的活水命脈,係指河流末端的捕魚設施;淡水渡船頭位處淡水河河口右岸,屬於北臺灣開發史重要聚落之地,葡萄牙人佔領臺灣曾讚嘆淡水是福爾摩沙緣起地。

臺灣光復初期,除淡水至八里外,還有士林至蘆洲、關渡至獅子頭等渡船航線,惟72年10月關渡大橋通車後,渡輪逐漸沒落,僅剩淡水至八里的渡船仍繼續營運。因應內河藍色公路開航,淡水客船碼頭於93年7月完工,浮動式碼頭設計便利觀光小船停靠,對淡水水運事業極具觀光效益。想到八里最好的方式就是乘船遠颺,藍色公路本身就是樂活和親水生活的指標,也是從日據時代延續至今的經典航線。傍晚時分來到淡水渡船頭旁散步休息,夕陽灑落河面,波光粼粼,零星分布的船隻在河面上緩緩移動,遠方的觀音山猶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畫,占據了整個視野,氣勢恢弘。

在這裡搭上渡輪,前往八里或是漁人碼頭都相當快速方便,在渡船上觀賞淡水河岸與遠方的關渡大橋,別有一番風貌。八里渡船頭是居民與遊客往來淡水的主要交通工具,雖然只有6到10分鐘的航程,但是沿途的水岸風景相當美麗,除了有山、海、河、城的多重景觀,每到夕陽西下時,河面變成了金黃色,船身在紅光裡顯得更是耀眼。到了晚上,月亮照在河水之上,明晃晃的白色水光讓人跟著心搖神馳,一陣晚風吹來,更是愜意無限。

淡水福佑宮
俗稱「淡水媽祖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為新北市三級古蹟。主祀媽祖,配祀觀音菩薩、水仙王、文昌帝君、六十太歲星君,霞海城隍尊神、關聖帝君、福德正神、虎爺、五路財神、月老星君、歷代祖師功德主。清乾隆末年建,當時淡水三邑、同安、安溪、漳州的閩南人與汀州、潮州、嘉應等地的客家移民,均奉媽祖,共獻銀錢。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竣工。淡水福佑宮背山而建,向上攀緣,即見清水祖師廟。佛教僧侶慶西和尚任開山住持禪師。福佑宮曾建一樓名曰望高樓,在上點燃油燈以作為燈塔指引船隻。凡蒙指引者均樂施香火錢。臺灣日治時期,二次大戰勃興,缺乏物資,望高樓石材乃被公家徵用,因而隤毀。

淡水清水巖
又稱淡水祖師廟,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清水街八十七號。主要奉祀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是大臺北地區四大祖師廟之一,另三座分別為艋舺祖師廟、三峽祖師廟、瑞芳祖師廟。祀神有清水祖師、地藏菩薩、保生大帝、西秦尊王、蕭府千歲、文昌帝君、斗姥元君、太歲星君。相傳清文宗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一僧自泉州府安溪清水巖,奉清水祖師神像來臺,在臺北淡水一帶化緣,後來此僧離去,淡水士紳翁種玉、翁瑞玉兄弟乃留神像奉祀。因參拜者眾,翁姓請神於東興街(今淡水區中正路)濟生號奉祀。

據說此尊清水祖師神像在一次於今石門區出巡時,顯靈落鼻示警,莊民驚相走報,人人離家圍觀。突然發生地震,全村屋毀,由於村民盡出,村中無人,竟無人傷亡,而祖師更受民眾崇敬。在清德宗光緒十年(1884年)10月,清法戰爭西仔反時,法國軍隊進攻淡水,淡水人迎出清水祖師助戰,竟然大勝法軍。西仔反中,清水祖師顯靈,引發了淡水與艋舺兩派的爭執,淡水人認為這尊顯靈的清水祖師神像,本為淡水所有,只是因為淡水無祖師廟,卻又獲清代光緒帝敕贈「功資拯濟」的御匾,只好把神像及匾輾轉安置於艋舺;而艋舺方面則認為這尊顯靈的清水祖師是由艋舺祖師廟借去的,造成了淡水與艋舺兩派信徒的大糾紛。

清水祖師神威顯赫,然久而無廟,淡水人久慕之。淡水士紳李文珪、許丙等,遂在昭和七年(1932年)募建「清水巖」以奉祖師。而本廟地,乃是將附近音樂團體「淡水軒」的西秦王爺廟、碼頭工人祭祀的富美蕭王爺廟拆除,將神合併於新廟奉祀。臺灣日治時期,昭和十三年(1937年),淡水清水巖落成,廟貌莊嚴,日益宏大。傳說淡水清水巖廟地極佳:廟前大屯山、觀音山互相扶持,而淡水河位於兩山之間,似一金龍入廟,為堪輿學大吉之穴。

淡水清水巖請來了當時名家廖石成、郭塔分建前後殿。而龍柱更具有古風,一柱一龍,龍首自底部躍起,龍身向下,更顯威猛。石雕的部分,由張火廣造,火廣卒於任內,其子張木成續雕,多為《封神榜》之人物,技巧高妙。木雕則由黃龜理、剪黏由陳天乞展現其不凡技藝。更甚者,祖師廟的對聯、書法皆出於一時名士、名書法家之手。這使清水巖不但成為淡水的信仰中心,更成為匯集淡水宗教藝術的殿堂。

舊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誕辰。五月初六是祖師成道,淡水則是於每年舊曆五月初五傍晚開始舉行「暗訪」,五月初六中午開始展開日間繞境,俗稱「淡水大拜拜」。近有一位洪姓檀越,為感謝祖師庇佑,連續打造了幾頂黃金帽奉獻祖師,而淡水祖師廟之金帽也已有四、五頂之譜,戴上金帽之祖師神像,常於祭典時巡行淡水,頗見神威。

淡水紅樓
位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曾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獲得第六名。該建築原是船商李貽和的宅第,有著「達觀樓」的雅號,與已經拆除的「白樓」齊名。該建築在2000年整修後,成為了複合式餐廳與藝文館。淡水紅樓由開設洋行致富的船商李貽和興建於1895年,於1899年落成,然而由於他所經營的兩艘貨船發生意外,經濟困難而將此樓在1913年轉賣給時任臺北廳參事的洪以南(後曾任淡水街長)。洪以南在成為這棟紅樓的主人後,為它取了「達觀樓」的雅號。

而在搬到淡水之前,洪以南住在新北門街的逸園,因該地將被徵收開闢道路,且妻陳宇卿有心疾,需要良好的環境,適逢此棟洋樓出售且景觀甚佳遂將之買下。原本洪以南打算在1913年4月7日搬入新居,但後來因故改期,確切遷居時間不明,但該年6月5日時已確定搬入淡水新居。因洪以南為精於書畫的詩人,達觀樓也就成為文人雅士聚會的場所,曾作為瀛社例會的舉辦場地。

洪以南逝世後,其家人移居臺北,紅樓因而閒置。之後該建築在2000年整修完成後成為了餐廳與藝文館。淡水紅樓的三向立面為紅磚所造的連續半圓形拱圈,其內則為陽臺,而陽臺的欄杆則使用綠釉瓷瓶所製。至於建築物的臺基則使用唭哩岸石製成,高約3公尺,外面並留有空氣孔。

滬尾偕醫館(Hobe MacKay Hospital)
位在臺北縣淡水鎮馬偕街6號,緊鄰淡水禮拜堂,屬於直轄市定古蹟。馬偕博士在1872年3月9日抵淡水後,即在其所租之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不久又增加開刀、拔牙和住院等設施,由於西醫療效快,馬偕博士和其助手又熱忱,尤其是當時民眾廣為瘧疾所苦,馬偕博士的奎寧水(quinine)是特效藥而大受歡迎,因此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當時馬偕博士邀請駐淡水的外國人和洋行所聘的外籍醫師,到醫館主持醫療並傳授醫療技術。同時他也訓練學生和本地傳教士,加拿大也曾派專業醫師華雅各(Dr.J.B.Fraser)前來淡水駐院主持,唯兩年後因其妻病逝淡水而返國,其夫人今仍安葬於淡江中學旁之外僑墓園。

1879年一位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慨然捐贈美金3000元給淡水的馬偕博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馬偕博士遂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中法戰爭曾作為清軍的軍醫院,救護不少傷兵而立功,劉銘傳特頒獎表揚。此醫館為馬偕所設計,並由「洪泉」所蓋,他是淡水甚出名的泥水匠,一般稱為「泉仔師」,其徒弟後來都是北部洋式建築的師傅。屋體為閩南式民宅,有著閩南瓦的屋頂和西洋栱形的門窗,極富漢洋融合的趣味。外貌雖樸實,內部格局單純方整。因面臨海邊,地基抬高約1M,以防止濕氣上升,基礎外垣圍奇哩岸石材,階梯採雙邊設計。

建築體為馬偕親自設計,請淡水最有名的泥水匠洪泉師所蓋,採閩南式與西式建築混合型式,入門右邊為開刀房。」內部仍有手術濯洗臺、壁爐、門鐘等設備,以及馬偕當年所用的風琴、西式餐桌、鐵床和當時醫療所用的藥瓶、藥罐等。後因馬偕博士辭世曾關閉,直到1906年加拿大宋雅各醫師來臺而重啟偕醫館,直至1912年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落成,滬尾偕醫館才功成身退。偕醫館醫務遷移後,偕醫館作為教會書房,提供聖經聖書。後作為教會所屬團契使用,並做多元性再利用。

淡水禮拜堂
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上。目前的建物改建於1932年,由偕叡廉設計,為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有一方型鐘塔,內部為木架天花板,且保存一個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淡水禮拜堂今日依然在使用中,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聚會所。約可容納三百人。此教堂曾在1986年修建,將屋頂由陶製屋瓦改為鋁制浪板。馬偕牧師於1872年租下一間預備做為馬廄的房子,以此傳教。至1873年,馬偕牧師租到稍前的一間民房做為新的禮拜堂。在1875年(光緒元年)時,淡水教會購下今日淡水教會的土地作為宿舍使用,約1890年淡水教會翻修其上的醫生宿舍做為禮拜堂,並於翌年8月在教堂後面建造一所義塾。1915年(大正四年)改建禮拜堂,使用磚造材料,建築物中間建有方形鐘樓突出於正立面,下設有入口正門,外表牆面則粉飾為白色。1932年(昭和七年)11月18日由偕叡廉(Dr. George William Mackay)親自設計、監工,並由鍾天枝牧師協助重建,呈現了現今所見淡水禮拜堂之樣貌。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於94年指定,為日治時期淡水街長多田榮吉的私人住宅,面對淡水河口,遠眺觀音山,臨近淡水紅毛城,目前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辦理修復工程,完工後於105年7月18日開放大眾參觀。多田榮吉故居創建於1937年,其址原為清朝學海書院的學田,甚至是淡水地區較早引進自來水的民宅,不僅對於當時臺灣自來水事業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本宅具有歷史性紀念的價值之一。這棟在日治時期以紅檜木搭建的和式建築物,使得房屋本身在使用耐久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外牆的雨淋板、屋頂的黑瓦以及屋內的平竿緣天井至今仍保留。從1920年至1945年的25年間,淡水歷經8位街長,依序為洪以南、吳輔卿、雷俊臣、多田榮吉、武田駒吉、烏井勝治、中原薰及小副川猛。其中多田榮吉於1930年至1933年出任淡水第四任地方首長,是一位商而優則仕的人物,也是日治時期淡水相當具有指標性的人物。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為清朝淡水關稅務司的官邸,別稱「小白宮」,建於1870年,位於淡水埔頂,因之又名「埔頂洋樓」,1997年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整棟建築設計以英國洋樓風格設計,擁有大面積的涼台、外觀有數個拱圈及落地門窗、及許多獨特的建築設計匯聚而成。淡水開港後,於同治元年(1862)6月22日開關徵稅,福州總務提議在台也聘用外國人為稅務司,經上海通商認可後,首位到任的稅務司為何英國人威爾爵士,後來由美國人斯甄克接任,本國的關稅委由外人代辦,也許今日難於理解。在稅務司的管理下,淡水港確實面目一新。稅務司公署衙門在今紅毛城停車場前,是當年最豪華的建築,本棟殖民地式白堊迴廊的建築建於同治末年,原本有三棟,本地人稱「埔頂三塊厝」。是當時稅務司官邸,他們在此工作輕鬆,生活之享受非當時台灣百姓所能想像,日本領台後,首相也曾慕名到此下榻一宿,留下風流韻事。

日治時代這棟建築物屬稅關,因關務大減而廢除,被附近淡江中學學生稱為「化物敷屋」(意即:鬼屋)。戰後,其東側另二棟同型洋樓被拆除,危機:1996年,財政部關稅總局曾決定將此建築報廢,改建員工住宅,引起所謂「搶救小白宮」的行動,在當地仕伸及專家學者的強力奔走下,才保住這棟具有歷史意涵的白色建築,永久維護,並於2004年重新整建為現今的樣貌。而區公所也提報古蹟評鑑,以保存此文化資產,目前已被列為三級古蹟,給新北市政府整修使用。

重要紀事:1870年:清朝時期,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建蓋完成。1896年:甲午戰爭後,日本依據馬關條約統治台灣,於1896年治台周年時,舉辦「台灣始政周年紀念」。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來台,當時即在小白宮住宿。1995年:淡水鎮公所認為小白宮具有歷史意義及保存價值,因之檢送古蹟調查表,要求將小白宮列入古蹟。1996年:11月,淡水鎮民代表會,決議將小白宮列入古蹟保存,同時並呈請內政部審核同意。1997年:2月內政部通過評定,將小白宮為三級古蹟。

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於1882年在台灣淡水創立的西式現代化學校。現存於真理大學校地內。馬偕博士於台灣傳教期間,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加拿大募款,獲其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得到各方熱烈迴響,共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基金。

1881年,馬偕博士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因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乃命名為Oxford College,故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此後成為長老教會培育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同時是台灣第1個私人博物館。

當時所授課程,除神學聖經道理,尚有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倫理、中國字部、中國歷史,自然科學的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博物、礦物及醫學理念、解剖學、及臨床實習、體操、音樂等。牛津學堂舊校舍在遷校後仍存,1914年在此增辦純德女中,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在創辦之初也都藉此為校舍。目前已被長老教會北部大會作為史蹟館,並被政府列為古蹟。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那場橄欖球比賽以及周杰倫吃便當的青春場景就是在校園的運動場拍攝。

紅毛城(閩南語:Âng-mn̂g-siâⁿ)
古稱安東尼堡,是一座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古蹟。最早建城是在1628年統治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的「聖多明哥城」,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又命名為「安東尼堡」。而由於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紅毛,因此這個城就被他們稱作紅毛城。1724年,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增闢了四座外圍城門。1867年以後,紅毛城開始由英國政府租用,作為領事館,並於其旁興建領事官邸。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向英美宣戰,並曾短暫查封紅毛城,但於戰後即被交還與英方。爾後,英國雖於1950年和中華民國斷交,但仍持續使用紅毛城作為其領事館直至1972年,並在其後依序由澳大利亞與美國代為管理。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指定為一級古蹟並開放供民眾參觀。紅毛城被視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定古蹟。

紅毛城古蹟區包含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其中紅毛城主堡是臺灣最古老的完整建築物,前方置有四尊嘉慶18年製成的古砲;前英國領事官邸在主堡東側,為兩層式洋樓;南門則為古蹟區內唯一的中國式建築,使用觀音石砌成。另外,園區內也有一座從山腳下移上來的「D&C.1866 寶順行」界碑。全園區由新北市政府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

淡水海關碼頭
目前為市定古蹟的《淡水海關碼頭》位於淡水中正路259號,淡水老街的後區段,也就是紅毛城前的淡水河邊,是不久前才正式開放民眾參觀的「新」景點,說它新,其實也有152年的歷史了。之前隸屬於軍方管轄的淡水海關碼頭,經由淡水的開港徵稅而開始步入台灣歷史發展重要的一頁。話說十九世紀初,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海盜猖獗,不僅嚴重打擊到日益興盛的海上貿易,對於台灣北部,如滬尾(今淡水)、雞籠(今基隆)、噶瑪蘭(今宜蘭)等地居民的身家安全更是構成極大的威脅;有鑑於此,當時的清朝政府在陸續平定完這些海上梟雄之後,決定在台灣北部建立海防設施,將當時原先駐紮在福建的守備營移駐來台,而首選之地就是在當時具有重要軍事與經濟地位的滬尾,地點就在當時紅毛城下水邊的平緩台地上,也就是今日的海關碼頭成立滬尾水師守備營,現為縣定古蹟。

舊稱「淡水滬尾關」的淡水海關是清代管理全台關稅的龍頭,地位重要;西元1858年,淡水因為條約關係被迫開港,為了統理繁雜之關務乃選擇擁有地利之便的滬尾守備營駐紮地作為海關辦公之地,其稅務主要由英國人負責,以確保關稅的徵收。首任外籍副稅務司為英人侯威爾( John William Howell ),而在歷經幾年的波折之後,終於在1862年的7月18日正式開市,首任海關監督為區天民,並將之改為滬尾海關公署,並以淡水作為本關總理全台關務,淡水海關自同治元年(1862)設立後,其設施包含:海關關署、長官官邸、碼頭區等。碼頭區則包括碼頭本體、洋樓、倉庫。隨後淡水在北台茶葉貿易興盛時期漸漸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直到日治初期淡水還是全台總理關務的龍頭。當淡水在地位逐漸被基隆港取代之時,民國三十四年日軍向同盟國投降,同年10月8日,國軍台灣指揮所憲兵第四團,即是乘著戎克船由淡水海關碼頭登陸,也是中國官兵踏上本鎮之開端。

淡水海關碼頭為阻擋潮水的侵蝕因此結構上採用石材建造,主要為當時取用方便的觀音石以及入少數的唭哩岸石,在工法上採用當時十九世紀末碼頭基本工法,不論在碼頭石材砌造的高度、斜度或是典型的交丁砌法,都足以作為當代土木工程歷史發展的研究價值。如今遊客雖無法親身體驗矗立碼頭遙望載運著世界各國貨物遠渡而來的貨輪,但還是可以在碼頭對岸遠眺其殘存的清代建造原型。相信亦是別有一番不同感受。淡水海關碼頭區域內現在有清代與日治時期海關之相關建設,計有碼頭本體、二層洋樓一棟、倉庫二棟、以及其他相關建築遺蹟。淡水碼頭本體全長約為150公尺,全屬重力式岸壁構造,岸壁表面全為硬石,長3尺 或2尺5寸,1尺5寸見方斷面,內填卵石,另以1尺見方石材收邊,砌築得很堅固;另有「繫船石」十五根,長5尺8寸見方,以及「登船口」,可供船舶停靠、上、下貨之用。其建築構造於文化資產中別具特色。

和平公園
和平公園原是1884年清法戰爭的古戰場,經過125年後的昇華蛻變,如今在新北市淡水以祥和的休閒視野呈現。該地景色秀麗,並可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河口美景,將該地加以整理,且闢建為公園;為感念於清法戰爭時,因抵抗外患,而傷亡之軍民,命名為和平公園,以撫平戰禍凋敝的創傷。

一滴水紀念館
位於淡水和平公園內,是已故日本文豪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在日本福井縣所蓋這一棟日式民家,透過了台日多位熱心人士及苦力群志工的協助,從94年於日本拆卸運至台灣淡水後,歷經五年時間,在98年底於淡水和平公園重現,而由於水上勉先生一生承襲日本「滴水」禪師禪宗思想,崇尚珍惜世間萬物,為紀念這一份因緣,及移築過程中所有熱心人士、志工所付出之微小如一滴水之心力,凝聚完成此跨國移築心願,故命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之移築緣起於日本阪神大地震及921地震之因緣,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神戶御藏社區居民受創嚴重,社區領導人田中保三先生帶領居民重建,1999年台灣921地震後,田中保三先生帶領著御藏社區居民四十多人,自日本神戶搭船到台灣,他們本著同樣受到震災摧殘的心情,聽說台灣發生嚴重的地災,以將心比心的「真誠」及曾經渡過災難的「勇氣」,投入協助921災區居民心靈重建,之後他們持續多年自費往返921災區協助重建工作。

紀念館目前由淡水區公所志工團體管理營運,開幕後提供一般免費參觀,內部除設置有一展覽室介紹移築過程、建築模型及古民家建築工法,含榫頭技術、土牆結構、樑柱結構等外,同時展示日本古民家居家生活風貌,含格局陳設、居家文化、日式茶道等介紹及導覽,內部同時設置收藏水上勉作品,以及台裔日本名作家陳舜臣的著作二文庫,提供民眾閱讀,館內也有古民家建築移築重建介紹及古民家在淡水在地觀點座談會二部紀錄片撥放,並定期舉辦展演活動。

滬尾砲台(英語:Hobe Fort)
又作滬尾礮臺,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台灣淡水港。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建築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中華民國內政部將砲台列為台灣第二級古蹟。

淡水舊地名「滬尾」之名(閩南語Hō͘ -bué)應為凱達格蘭語轉譯而來,語源為「Hobe」,是河口的意思。《臺海使槎錄》中稱「虎尾」,《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稱「扈尾」,淡水福佑宮「望高樓碑誌」中稱「戶尾」。可證明不同的「Hō͘ -bué」名稱皆為「Hobe」轉譯之結果。另有說法指出,「滬」是指漁民捕魚之設施,「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另有一說則是指由臺灣話「雨尾」諧音演化,因為觀音山、淡水河一帶下雨,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另一說法是「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早期台灣北海岸有20~30個石滬群,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也有說是源自此地在清代中期即和簡稱為「滬」的上海通商頻繁,猶如是接續於上海後尾的城鎮,乃逐漸產生滬尾之名。

滬尾開發可追溯的最早歷史是在西班牙時代,也曾在此建造砲台,荷蘭人在1642年接替撤離此處的西班牙人興建防禦據點;在1661年鄭成功圍攻荷蘭人位於台南的根據地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淡水與基隆的駐軍先後撤守增援大員,離去前將他們駐守的堡壘燒毀,大砲則一併帶走。鄭氏治台時期,主要的生產根據地集中在台灣南部與基隆一帶,淡水並未有鄭軍設防;直到清治時期嘉慶年間,淡水延海一帶海盜猖盛,清廷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加派兵力,駐防該地。1813年(嘉慶十七年),在目前滬尾砲台現址興築砲台作為淡水河口駐衛之責。中法戰爭後,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使於全台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憑藉以禦外國軍隊。

日治時期,日軍撤下當時在滬尾的四門砲塔,並將此地改作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地。國民政府來台後,重新賦與滬尾砲台國防任務,並派兵駐守,後於民國七十四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將滬尾砲台定為二級古蹟,整修後開放民眾遊旅。2005年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在淡水設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將「滬尾砲台」納入管理,並結合淡水自然生態,將其經營成具特色的生態園區,近年來參觀人數與日俱增,並且開始提供給國內藝文團體舉辦相關活動使用。

雲門劇場
位於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砲台之間,遠眺觀音山與淡水河出海口,淡綠玻璃幃幕的建築映照週遭高樹,融入恬靜的綠色地景。2008年2月11日,雲門租賃16年,位於八里烏山頭的鐵皮屋排練場意外火災,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全國關注。
2009年4月,雲門基金會通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的嚴密審查,與台北縣(今新北市)政府簽訂合約,由雲門自行籌募經費,在1.5公頃的中央廣播電台舊址上興建雲門劇場,營運40年,如表現優異,得續約10年。營運期結束後,雲門劇場無償移轉新北市政府。

雲門基金會董事們展開募款,截至2013年年底,總計4,155筆國內外民間捐款,成就了雲門劇場的興建。雲門劇場於2015年4月24日開幕演出。劇場建築群包括一個450座席的大劇場,兩個排練場/小劇場,可容1,500觀眾的戶外劇場,以及辦公室和劇場專業空間。這是雲門基金會,雲門舞集,與雲門2的工作場域。這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捐款建造的劇院,也是華人世界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創意園地。

淡水漁人碼頭
法定名稱淡水第二漁港,是一個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西端具有觀光景點的漁港,位在淡水河出海口東岸,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漁業港口,鄰近沙崙海水浴場。在臺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漁港功能多元化」計畫下,漁人碼頭於2001年3月正式完工(第一期工程)並對外開放,以其夕陽景色及新鮮的漁貨聞名,目前除了觀光休閒設施之外,仍然保有其漁業港口的功能。其設施有戶外草坪、雕塑公園,浮動漁船碼頭約可停泊150艘漁船,河岸觀景劇場平台最大能容納3,000名觀眾,可看見淡水河及觀音山。跨港大橋於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故又稱情人橋。為一座白色的斜張橋,在橋上可欣賞夕陽景色,總長約196公尺,步行需時約3分鐘。

【行程】
捷運竹圍站2號口出發→金色水岸→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淡水文化園區→淡水渡船頭→福佑宮→清水祖師廟(清水巖)→紅樓→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街長多田榮吉故居→老牌阿給、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牛津學堂→紅毛城→中正路→淡水海關碼頭→和平公園、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砲台→雲門劇場→漁人碼頭。

【紀行概要】
和平公園一滴水紀念館目前於每週日、一閉館。
標籤:
瀏覽次數:103    人氣指數:70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70304觀音山八連峰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70311火炎山踏查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