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美國駐華的第14航空軍(前身為「美國志願大隊」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即有名的飛虎隊)指揮官克萊爾‧李‧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少將指派德籍的杰哈德‧紐曼(Gerhard Neumann)士官長組織修復隊(共兩名美方人員與6名中國機械人員),從昆明出發,抵達桂林附近一個緊急備用跑道外的樹林,進行該機的修復工程。他們只攜帶了一些扳手、手搖鑽、榔頭、鉚釘以及一個炭火爐(用來加熱並矯直螺旋槳葉片)。
花了幾週的時間,終於將這架飛機修復成適飛的狀況。引擎的運轉順利,起落架也沒問題。此時由桂林飛來一架B-25轟炸機,搭載一位資深飛行員前來進行首次飛行,希望這次飛行就能直接將此機飛回桂林。所需的燃料由B-25補給,並在機腹下加裝一個日製可拋式副油箱,飛行員則由約翰‧艾利生(John R. Allison)少校擔任。紐曼等人先搭B-25升空起飛觀察,卻發現零戰的螺旋槳並未轉動,B-25只好再度降落,讓紐曼指導艾利生操作,並由兩名中國人協助啟動零戰。零戰順利起飛,以低空慢速的狀態飛往桂林,B-25隨後升空並趕在零戰之前。在空中則另有4架P-40機群護航,以防日機來襲。